为做好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人员平稳转岗就业工作,今年以来,山东省总工会列支500万元专项资金,为山东能源集团、济钢集团两家企业提供10个专业、37个班次,约2600名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万名职工就业对接服务。自5月16日开展培训以来,已先后组织育婴师、物业管理、中式面点师、互联网营销、电工、焊工等6个专业16期培训班,1370职工参加培训。其中,山东能源14个期班、1210人的课程学习已全部结束并完成资格证考试,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同时,济钢集团转岗安置职工培训工作已全面展开,预计10月底前结束。
为把培训工作做实做好,坚持做到“四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由省总工会保障工作部牵头,省冶金工会、省煤炭工会、山东能源集团工会、济钢集团工会、济南市总工会等相关单位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负责选定培训合作单位、培训费用标准确定、监督工作落实、考核培训成效等事宜,保障了培训工作的有序有力开展。二是强化专业设计。通过深入山东能源集团和济钢集团调查了解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和转岗培训情况,合理设定职工再就业需求和方向;通过对部分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科目、时间、费用、就业前景等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开展菜单式、订单式转岗培训的操作方法、步骤、任务等;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各单位工会开展培训促就业工作计划、所需费用,研究论证工作任务和方法措施,确保了培训专业设计的供需对路。三是强化培训实效。根据转岗职工实际需求,经过专项工作小组审评,在政府和工会“双定点”培训机构范围内,公开遴选了3家实力较强的教学培训及就业服务机构,研究制定了10个专业的教学大纲,统一了教学内容、培训方法和质量标准。聘请了由山东省武警总医院妇产科护士长、国家高级育婴师、中科院儿童心理测量评估师等一批业内知名专家、专业带头人组成的教师队伍,严格按照先期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制培训计划和设置教学课程,着力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保障职工顺利转岗就业。同时,积极督促用工企业安置定向培训人员就业,督促双方及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四是强化监督考核。严格按照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发生费用发生情况,组织开展阶段性考核、全过程监督,并根据培训进展情况、考核审定情况分期分批拨付资金,确保了考核培训和转岗就业成效,为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深入推进营造了和谐稳定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