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历史时期,保障工作面临新的任务和挑战,作为一名工会保障工作者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为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和稳定的劳动关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深入贯彻省总工会、省文明办等十八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农民工素质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高我市农民工队伍整体素质,市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关于加强农民工素质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加强农民工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总体目标。
《意见》要求,从思想道德品质、基础知识技能、专业知识技能、关键核心技能、现代社会意识、现代心理素质、健康体能七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素质教育,并提出了八个方面的总体目标,促进农民工队伍全面发展。一是提高农民工队伍的文明程度。到2010年底,全市80%以上的基层单位都要开展农民工职业道德“双十佳”创建活动,各级十佳农民工先进个人和模范班组分别达到4000个,推行这项工作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分别达到2000个。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搞好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到2010年底,逐步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完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全市农民工乃至所有职工进行再教育、知识再更新的教育培训网络。三是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有计划地把农民工中的先进分子吸纳到党团和工会组织中来,评先选优的范围和视野要逐步涵盖整个农民工群体,使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正规就业群体行列。四是帮助农民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到2010年底,全市90%以上的有农民工的企业中,90%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达到初中以上,60%的农民工达到中专或高中以上;50%的企业(农民工占70%以上)成为初具规模的学习型企业;60%以上的中青年农民工掌握有关计算机、网络、实用外语等一门或几门现代科学知识。五是强化岗位培训和技术考核,提升农民工技术等级。到2010年底,使50000名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在原技术等级基础上再上一个等级,中级技术工人比例提高到50%左右,高级技术工(含技师、高级技师)比例提高到20%左右。六是在全市各企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以农民工个人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程度、技术等级、技能技巧、健康体能、培训教育、发展意向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工素质档案。七是发挥文化阵地作用,不断提高农民工精神文化水平。到2010年底,要为企业农民工送去3000部电影、80000本图书、开展3000课时法律法规、维权政策、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的讲座,切实提高农民工队伍素质。八是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各类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到2010年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化活动的农民工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