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总工会在抓好工会经费收缴的同时,注重加强财会管理规范化建设,严格把好经费管理使用关,取得了工会财务工作新发展、新突破。市总工会连续多年被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评为“财务工作先进单位”。
一、重约束、严执行,着力强化预算编制管理
市总工会高度重视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逐步建立起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督、预算完成有评价”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
(一)预算编制“保重点”。预算编制充分考虑省总和本级工会的重点工作安排,结合上年度经费收支决算情况,按照“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真实合法、精细高效”的原则, 着力优化支出结构,保证重点工作所需,从严从紧编制基本支出预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开支,细化会议费、培训费等业务支出,增强资金分配和使用的有效性,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预算编制坚持民主、公开、层层把关审核,先由各部室根据年度工作任务目标,分项目提供各项工作预计开支情况,经分管领导审核同意后,由财务部结合上年收支情况和年度重点工作,科学测算,统一汇总编制预算草案,再经主席办公会和经审会研究审议通过后上报。
(二)预算执行“严把控”。市总工会把一切收支全部纳入年度预算,由财务部归口管理。建立部室预算辅助账册,部室进行支出预算审批时,都要对照部室年度预算,在预算范围内的予以审批;预算执行后认真做好登记工作,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加强过程监控,及时向各部室通报预算开支情况,确保各项开支严格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对于重大资金及专项资金的使用,制定详细的分配方案,经主席办公会研究后组织实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专款专用,禁止截留、挪用、改变资金用途。同时,要求各级工会组织都必须严格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预算经上级批准后,一律不得随意更改。
(三)预算完成“重绩效”。在工会经费的使用上,坚持服务职工、服务基层原则,重点向维权维稳、帮扶救助、教育培训、职工活动等方面倾斜,每年用于帮扶救助、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50%以上,开展职工活动、教育培训方面的支出占15%以上。坚持把资金的使用绩效作为安排下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对存在违规使用资金或资金使用不规范等情况的,责令立即整改,并在下年度适度核减预算资金分配数额;出现空大预算或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下年度适度核减相关预算资金;对于重大资金及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较好的,在下年度预算资金分配中予以倾斜,进一步增强了工会经费使用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建机制、强监督,确保经费开支规范有序
我们注重加强建章立制,从严控制经费开支,切实搞好监督管理,工会财会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经费开支更加规范有序。
(一)完善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近年来,我们积极宣传、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工会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今年又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修订完善了《临沂市总工会财务管理制度》、《临沂市总工会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培训费管理办法》、《会议费管理办法》、《公务卡结算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财务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钱、按制度办事、依制度理财。
(二)严格审核做到关口前移。在工会经费开支上,严格审核把关,规范报销行为,对报销内容不合规合法、报销手续不规范完整的,坚决予以退回纠正,从源头上杜绝违规现象发生。对各部室的每项活动、每次会议和大额支出都要求附有具体的预算开支申报单,经主席办公会研究审批后方能支出。特别是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进行重点把控,每项开支都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手续进行审核把关。在政府采购申报审核上,协调市财政局为市总工会开通了政府采购审批端口,需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一律通过网上申报审批,凡应办理政府采购手续而没办理的一律不予报销。
(三)支出监管做到全面覆盖。加强对市县两级工会经费支出的监督管理,审内监外,全面覆盖。对内,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市总财务部每季度向主席办公会议汇报一次财务工作,每半年向经审会报告一次经费收支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上级工会和同级审计、财政、纪检等部门的监督检查,认真执行落实监督检查结论,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对外,每年都与市财政局、市审计局联合下发检查通知,对县区和市直工会财务工作开展财务大检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要求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单位领导进行约谈,有效防范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三、抓队伍、夯基础,推动财务工作健康发展
市总工会注重在财务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完善工作标准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夯实工作基础,促进财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一)配强人员,夯实工作基础。市总要求,各级工会财务干部既要具备较高的财务业务能力,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既要保持相对稳定,又要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财务人员变动须到市总财务部备案,凡不符合财务人员从业要求的,责成重新进行调整。目前,各县区工会全部配备了专职财务部长,会计出纳分设,且具备财会从业资格。为全面提升财务人员整体素质,我们注重加强对财务人员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特别是就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履职尽责、廉洁自律等内容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授课,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财务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近年来,全市共举办不同类型的财务工作培训班56期,参训人员2000多人次。
(二)规范管理,提升工作标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严格执行不相容业务岗位分设制度,明确责任和分工,规避财务风险;重视日常收付与核算管理,规范经费账户的对账核算,加强现金和银行票据管理使用。严格按照银行结算管理办法和公务卡管理制度规定支付资金,会议费、培训费、接待费、差旅费、帮扶资金发放等全部以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其他费用支出也主要通过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尽量避免现金支出。注重夯实各级工会会计基础工作,每年组织一次账本展评活动,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财会基础规范化水平。
(三)双管齐下,破解工作难题。近年来,我们针对因环保治污、经济下滑等因素对经费收缴产生的不利影响,全面落实财政划拨和地税代收工作,双管齐下,重点突破,推动经费收缴实现逆势增长。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会同市地税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经费代收工作的通知》,将代收工作纳入对县区地税部门绩效考核范围,统一代收手续费,规范代收行为。另外,加大与市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推动各级财政部门把财政划拨工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一方面,加强督促指导。针对有的地方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重视不够的情况,单纯依靠县区工会推动落实经费划拨和代收制度存在较大难度。为此,我们专门以市总工会的名义给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寄发了一封信,全面宣传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强调收缴工会经费的政策和法规依据,督促县区党政重视支持工会经费收缴,指导推动财政划拨和地税代收工作,为两项制度的全面落实发挥了积极作用。2016年,全市有3个县区基本实现工会经费财政足额划拨,莒南、郯城县工会经费财政划拨增幅达50%以上;截至11月底,全市税务代收工会经费数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7%。同时,我们还针对市场工会、乡镇(街道)工会的经费收缴、管理和使用问题开展深入调研,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我市在工会财务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仅仅是初步的,离省总的要求,同兄弟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我们决心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虚心学习先进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求真务实,不断进取,努力推动工会财务工作再上新水平、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