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工作

     

做好新时期工会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作者:张淑娴  发布日期:2010-12-14

张淑娴  市总工会调研员

一、要有极强的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
政治敏锐性和大局意识是工会保障工作的灵魂。“贴近中心、服务大局、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是逻辑、辩证、递进的关系,工作中心找不准,就不可能服务大局、更谈不上履行职能、发挥作用了。没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快速的反应能力,就不可能找准当前保障工作的重心。当前的工作重心就是在“转方式、调结构”的环境和背景下,引导和帮助企业职工在保障就业岗位的前提下,实现自己的劳动权益、经济权益和政治文化权益;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把职工当成企业的主人,让劳动者实现有尊严的体面劳动,以劳动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和谐。
对于困难企业职工集体上访事件,大部分人看到了是比较麻木的,作为有良知的工会保障工作者,脑海中就要立刻闪出几个问号,这是什么性质的上访事件?职工的诉求是什么?是否合理?导致的根源是什么?是不是具有普遍性?会不会出现连锁反应?如果让我们出面解决,我们要依据什么?怎样化解等等。有了这种政治敏锐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才可能抓住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把握主动权,提前介入,积极采取措施,使矛盾得到妥善解决,把问题消化在萌芽状态,才能更好地树立“党委信任、政府依靠、职工拥护、社会认可”的良好形象。
二、要树立“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维权观
“主动维权”表明了工会履行职责的态度和责任要求,要有主动的意识、超前的预见和积极的作为。工会要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责,要主动研究维权内容、维权方式和维权途径的新变化,实现“四个主动”,即:主动把握职工需求,主动争取党委领导,主动参与源头决策,主动赢得社会支持。当前,全总、省总号召各级工会组织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这就是维权内容的新变化,保障干部要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主动应对,积极作为。要了解工资集体协商和要约行动的目的、要求、内容、程序、方法、手段和目标,了解工资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把工资集体协商与创建和谐企业有机结合,互为促进。
“依法维权”界定了工会在现实条件下维权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手段。工会要引导职工以“依法、合理、有序”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要通过强化法律意识、强化群众监督、强化立法参与、强化维权机制等手段,不断优化工会维权的法制环境,实现依法维权。
“科学维权”是工会履行职责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科学维权”就是要把握工会维权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与专业性强等特点,用科学理论来指导,用科学方法来推进,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没有科学的能力和方法,就不可能取得好的维权效果,就不可能有威信。群众不拥护,就有可能影响工会的工作基础,进而影响的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因此,每一名工会保障干部都要有“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理念。
三、要有深入基层、调研先行的良好习惯
工会的保障工作大多是布置、指导全市面上的工作,不深入基层、不了解基层,就不可能取得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和谐企业创建活动的开展已经五年了,各区(市)开展这项活动的效果如何?参与创建活动企业的真实情况如何?各区(市)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创建活动的空白点、难点在哪里?只有在调查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找准突破口,调动企业和职工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取得创建效果,达到创建初衷,才能为下一步扩大创建范围、拓宽创建领域、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完善创建目标考核体系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才能使创建活动更有生机和活力。再比如,让我们写一个当前工会信访工作的调研报告,如果不调查不了解,怎么知道工会信访工作的特点、现状、根源、对策?怎么能写出有事实、有分析、有建议的高质量调研报告?因此,深入基层、调研先行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工会保障工作者都要练就的基本功。
四、要有善于总结选树典型、以点带面、扩大影响的理念
工作不总结出不了经验,找不准差距,而且易于迷失方向。因此,保障工作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认真总结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并给予大张旗鼓的表彰和宣传,通过宣传营造人人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不断放大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从而扩大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要总结和宣传,就要有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和文字功底,工作成果才能提炼得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典型经验才能够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因此,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这方面的积累,达到理论修养和文字功底的同步提高。
五、要熟练掌握与工会保障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
要善于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贯彻执行有关法律的意见、解释、办法、条例等等,如《贯彻执行<劳动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劳动合同的内容、经济性裁员、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不包括的内容(加班、津贴、有毒有害、低温高温、社会保险)、实行计时工资制劳动者日工资的计算、枣庄最低工资标准760元的确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补充规定、“五险一金”包含的内容、送温暖工程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女职工权益有哪些、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工作条例等等。只有熟练掌握这些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才能成为保障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在源头参与的过程中有话语权,工作才能有底气、有自信、有作为、有威信。

主办:枣庄市总工会 电话:0632-3333769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421号 邮箱:zzghbg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333769
copyright © 2017-2019 wwww.zzsg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鲁ICP备1704062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