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她主动担当,勇于作为,积极为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建言献策。她关注教育均衡发展,所提出的“让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翼齐飞”,在中国山东网播出;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发挥名师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提升成长”的采访在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关注教育的全面提升,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坚持“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的理念,每一个孩子在老师眼中是班级的n分之一,但却是每一个家庭的唯一,是家庭的未来、社会的希望。
作为高考命题专家,她连续两年参加山东省高考命题工作,连续多年参加山东省学考命题和高考阅卷工作,连续多年担任高三班主任,工作30年,秉承着只要学生在校陪伴就一定到位,从没无故旷过一节课。
她在高考复习备考及优秀生培养方面,既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也有独到的心得,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获得成绩的提高、能力的提升。在高考研究上的突出成绩,使得她经常受邀到省内外兄弟学校进行高考分析、高考研究研学,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作为培根铸魂的普通教师,她将节日传统融入日常教育。她打破常规,推陈出新,充分利用各种节日,通过节日传统的活动,既让学生铭记传统、弘扬文化,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启智益德。
每年元旦举行联欢晚会,植树节全体学生共植希望树,并且埋下许愿瓶;端午节集体包粽子、斗蛋、斗草;中秋节所有学生一起做月饼;大雪之日,一起打雪仗;学生们一起庆祝生日;清明节踏青;五一节远足;国庆节开展红色文化之旅等活动,让学生学习在幸福里,成长在快乐中。
作为山东名师代表,她积极援疆送教。她曾两赴新疆喀什和兵团十二师送教,并在名师送教启动仪式上作典型发言,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授课和讲座,实时在线人数达三万人,受到了十二师和喀什老师的高度赞誉,结下了深厚的鲁疆情谊。
作为中共党员,她积极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疫情期间,除认真上好网课,她还组织党员志愿者扎根疫情防控一线,深入社区,宣传政策、维持秩序等,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在学校和学生有需要的时候,她毅然留守在学校里,陪伴因疫情不能回家的学生,直到所有地方都解封、所有留校学生都能回家,她才返回仅一路之隔的自己家中。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参加高二学考,她积极想办法、联系核酸检测的机构,并且,亲自穿戴防护服,配合医护人员为学生进行核酸检测采集;作为一线教师,她积极筹集捐献资金,尽己所能、奉献爱心,共资助帮扶了近二十名学生。
作为首批齐鲁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山东省高中语文兼职教研员,她积极助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带领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研讨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线上公开课、优秀青年教师展评课,组织名师开讲等,给青年教师铺路子、搭台子,很好地助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
作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教学能手,她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借助“三新”机遇,带领团队做的“高中语文项目式群文阅读”和“长程两段式教学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多次应邀赴浙江、四川、山西、广东、河北、重庆等地专题讲座,惠及全国各地同仁。
静水流深,春满华枝。拼搏进取一直是她生命的主旋律,爱心奉献始终是她不变的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