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用心倾情,做幸福的教师 ——记全国先进工作者枣庄市第三中学教师孙晓颖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0-12-24

孙晓颖,女,全国模范教师,正高级教师;民盟盟员,民盟枣庄市委委员,民盟枣庄三中支部主委,山东省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代表;现任教于枣庄三中,语文教师,教研组长。

孙晓颖-19680505.jpg

一辈子教书,一辈子做学生。

孙晓颖经历简单,枣师附小、枣庄师范、枣庄三中是她学习的殿堂,也是她工作的舞台,她的生命注定与这三所学校紧密相连。

1986年孙晓颖枣庄师范中专毕业后分配到枣师附小,任小学数学教师,期间坚持六年自学取得函授专科、本科学历。1992年调到枣庄师范,任语文教师,因教学成绩优异,1996年被枣庄三中借调临时代课。没有上过高中,却要在省重点高中任教,面对巨大的压力,她毅然选择迎难而上。从此每天5点钟起床,晚上学习、备课到凌晨,极度劳累,严重透支身体,但依然坚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很快适应了高中教学,所代班级语文成绩全市第一,1997年被枣庄三中留用并重点培养。

从中专到本科,从教小学到教高中,从一名普通老师到全国模范教师。她起点低,但高要求、肯拼搏,本着“教一辈子书,做一辈子学生”的信念,努力做最优秀的老师、最勤奋的学生。为了上好每节课,学习再学习,工具书买齐、翻烂。学习是进步的阶梯,让她一步步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2007年开始担任人大代表至今,视野延伸到广阔的社会,为了不负人民的重托,开始了新领域的学习,履职能力不断提升。

当好一名教师,带好一个团队。

作为语文教师,有广度,有高度。深知语文是鲜活的,是生命在歌唱,是心灵的对话,是真实的生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她深入研究教材、课程标准和高考,对语文教学和高考应对具有独到见解,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体系,多次在学科教研会上作典型发言。首次代高中,就从高一代到高三,高考成绩名列全市第一,接着连续代高三毕业班、实验班、班主任,高考单科成绩、总体成绩均在全市名列前茅。荒僻的新城校区首届招生时条件异常艰苦,她所带的实验班,高考成绩一本上线率达100%,近60%的学生考取985名校,其中过清华、北大资格线6人。

作为班主任,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以“全员育人、全面发展”的理念,经常举办全员参与的学生讲坛、辩论朗诵、诗词大会,和学生同台演出,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进步。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徒步远足,到企业、农村、军营,到特殊教育学校举行联谊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作为教研组长,无私奉献,凝心聚力。信奉“一枝独秀不是春”,积极为年轻人搭建成长的平台,教案随便看,课堂随时进,教研随时随地开展,只要有需求,随叫随到。讲课比赛全程陪同,哪怕在外地。在她的指导下,不少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在国家、省市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得大奖。组织本组老师参加大型活动,元旦晚会总有语文组的特色节目,全员参与,每个老师都是编导演“三栖明星”。

在学校学科建设方面,积极主导,精心编辑校本教程和《时文选粹》,为使语文学习拥有了时代的源头活水,她自费订报买书,阅读《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大报,精心挑选优秀文章编辑成《时文选粹》,每月一册,《时文选粹》成为校本课程,是学生看世界的一扇窗,并在全市推广,她被聘任为“枣庄三中首席教师”“枣庄市班主任工作室导师”。

微信图片_20201228153157.jpg

勇于担当作为,当好一名模范。

96年进入枣庄三中,步履蹒跚,2002年担任教研组长,2004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14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她深知领导的厚爱和期望,始终以模范来要求自己。

哪里需要哪里去。学校发展迅速,一校变三校,每个校区成立之初最困难的时候她总是站在最前面。最难的2013年,新城校区首届招生,寄宿制高中,条件异常艰苦,周围荒芜不堪,又距家50里之遥,早晨6:30乘车,晚上10:30到家,甚至住在学校,孩子高三复读,母亲患病,压力可想而知,但学校需要优秀教师去开拓,她义无反顾。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工作向校外扩展,为乡村学校捐赠图书,送课下乡;走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灵;远赴新疆交流教育教学经验;走进公益书屋,交流阅读之美;走进兄弟学校,为学生、同行作励志交流。作为人大代表、民盟盟员,关心社会发展,积极开展调研、参政议政,多年来共提出各种提案建议50多件次。其中《关于禁止中小学生手机进校园的建议》被民盟中央采用,《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解决乡村教师严重缺编问题,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被省人大重点督办。

植根大地,放眼世界,领读无字大书。新冠疫情突如其来,2020的春天让每个中国人终生铭记。在肆虐的病毒面前,我们看到84岁仍带队出征的钟南山院士眼含热泪目光坚定;看到张定宇院长身患绝症、步履蹒跚仍坚守一线;看到不问生死、不计报酬的医护人员慷慨悲壮;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者日夜鏖战;看到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快递小哥、志愿者、无名捐助者等等一个又一个普通而又平凡的中国人在灾难面前的无私无畏,大爱无疆,更看到我们的党在灾难面前的智慧和担当在她看来,这就是最鲜活的课堂,这真实的一切,应该让孩子们知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使命上好这特殊的一课。在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探索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育学生热爱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政党、优秀的政治制度勇敢顽强的人民。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敬畏,学会珍惜,学会自律,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无私奉献、敬畏自然的思想意识。

与时俱进,勇于突破,适应新的形势。正月十六是全国开学季,然而时至今日,大部分学校仍在等待学子归来。为了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她和同事们积极学习利用各种平台组织线上教学活动,建立QQ群、钉钉群、微信群等和家长、学生沟通;学习制作精美课件、短视频;重新整合、开发教学资源,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在网上召开视频会议,进行教研活动;注重知识教学和现实疫情的密切联系,让课堂生动鲜活;每天给学生写一段话,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面对新的一天……自上网课你来,她比以前更忙碌,没有上下班,随时解答学生疑问,为呈上一堂精彩的课,课件改了又改,10遍20遍是常态。

她说,作为一名教师,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学生能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学会乐观,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尽力把生活过得生动、有趣、有意义。一直在努力,也收获了桃李芬芳。她常说,作为一名教师,感到无比幸福。孩子纯洁善良,充满活力,教师也就心态年轻,永葆激情。有人说,幸福有三要素:有人爱,有事做,有期待。教师工作三要素完全具备,怎能不幸福?她说,幸福还有一个境界,那就是:能爱人。教师有能力、有平台去关爱别人,给予知识,传递力量,助推成长,做一名教师是幸福的!

回首过往,成绩的取得,源于自己辛勤的付出,而家人的理解支持,也让她倍感对亲情的亏欠。刚到三中时,孩子仅满一岁,嗷嗷待哺;孩子高考当年,我在50里之遥的新校开拓;首次代实验班时,父亲患病成了植物人无法照料;母亲病危之际,她还在组织语文组的大型活动……每念及此,她泪水潸然,但她说:当老师的不都是舍小家顾学生吗?这是老师的责任。

她的每一步都艰辛、坚定,她都感到幸福,因为有事做,有期待,能爱人。回首过往,她无怨无悔,因为一直在奋斗,一直在进步,一直在热爱。


主办:枣庄市总工会 电话:0632-3333769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421号 邮箱:zzghbg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333769
copyright © 2017-2019 wwww.zzsg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鲁ICP备1704062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