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服务

     

一对矿工师徒 两代全国劳模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0-12-31

已是古稀之年的孙业元是枣矿集团的一名退休矿工。虽然退休十多年,可是枣矿集团的干部职工提起他都依然熟悉,大家会竖起大拇指争相介绍,“孙师傅真行,不仅自己是全国劳模,还带出一个劳模徒弟”。大家口中的“劳模徒弟”叫陈建,也是枣矿集团的煤矿工人。师徒两代全国劳模,这在枣矿集团被传为佳话。

  “劳模师傅”孙业元,是原枣庄矿务局枣庄煤矿(现名为枣矿集团新中兴公司)采煤四区的一名采煤工。他1958年参加工作,始终工作在采煤工作面,在百米井下一干就是30多年,平均每年出勤400多个班,被矿区职工誉为“煤海耕牛”。退休后的孙师傅还义务当上了小区的治安联防员和卫生清洁工。

  刚见到孙师傅时,他话不多,听说记者要采访他,连连摆手说,“我没做什么,就是个挖煤的,荣誉和成绩都是党和国家培养的。”提起“劳模徒弟”陈建,孙师傅还是那句“党和国家培养的”,然后就是“陈建自己也很能干”,全然不觉得有自己的什么功劳。寥寥数语,老煤矿工人的朴实在孙师傅身上展现无遗。然而,一提起当年如何生产,孙师傅的话匣子好像一下打开了。他告诉记者,枣庄煤矿是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矿,煤层薄,工作面矮,加上当时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条件特别艰苦。工人们只能把矿灯挂在腰上,趴着作业,劳动强度非常大,煤矿工人在井下经常跪着攉煤。

  那时候,孙师傅为了响应国家“多出煤”的号召,一个班要在井下干12个小时,但是他从来不喊苦、不嫌累。孙师傅说“只要能多出煤,心里就高兴”。他所在的采煤面多次被命名为“文明工作面”和“质量标准化工作面”,他所在的班连续27年实现安全生产。自1976年起,孙业元先后多次被评为枣庄市优秀共产党员、枣庄市劳动模范、全国煤炭工业劳动模范。1989年国庆节前夕,他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由于他工作积极,矿下生产经验丰富,矿领导多次想提拔他到工区领导岗位,都被他一一谢绝了。孙师傅说,“采煤面上情况复杂,青年矿工没人带不行,我还是留在一线吧。”就这样,孙师傅直到退休一直工作在井下的生产一线。他的事迹在矿区流传,带动矿区一批批先模人物的出现。陈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1987年,17岁的陈建来到枣庄矿成为一名煤矿工人,领导安排他跟着孙师傅当徒弟。在跟着“劳模师傅”工作学习的过程中,陈建为师傅不怕脏、不怕累,默默奉献的“劳模精神”所折服。陈建告诉记者,当时孙师傅已经50多岁了,仍然工作在采煤一线。矿区领导考虑他年龄大,有心为他安排一些轻松的井上辅助工作,每次都被孙师傅婉言谢绝。孙师傅始终把煤矿的安全和工程质量挂在心上,每次上井,第一件事就是到群监员汇报站反映安全情况,到工区提安全建议;若遇险情,他总是冲锋在前抢险排难,曾多次抢险立功;他惜煤如金,每年义务清理溢煤1000多吨。陈建说,那时矿上的职工提起孙师傅没有不竖大拇指的。陈建也由衷的佩服自己的师傅。特别是1989年孙师傅光荣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工作)者代表大会,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年轻上进的陈建别提多羡慕了,他暗下决心,要向师傅学习,也当劳动模范。

  在孙师傅“劳模精神”的感召下,陈建更加坚定了扎根煤海的决心。只要师徒俩一起当班,他就仔细观察,主动请教;下班后,认真研究,刻苦钻研。用孙师傅的话说,陈建总是“下井走在前,上井走在后,干完自己的又帮别人干,苦活、累活抢着干。”慢慢地大家都管陈建叫“小孙业元”。

  看着小徒弟如此的勤恳,孙师傅喜在心里。孙师傅说,上世纪80年代末,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年轻人难免心浮气躁,愿意在煤矿这么艰苦的环境工作的人不多。他记得当时和陈建一起进矿的青工有50多人,可最后真正留下扎根矿山的却没几个。因此,孙师傅打心眼里喜欢陈建,无论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总是尽量的关心照顾陈建。

  如今,陈建提起当年跟着师傅学徒时的时光,仍然难以忘怀。他不无感慨地说,当时生产条件很艰苦,“像师傅一样当劳模”的信念支撑着他坚强面对困难。孙师傅十分重视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带徒弟很严格,遇到“三违”现象敢说敢管,遇到生产难题积极克服。陈建清楚地记得,1988年的一天,他跟师傅一个班下井,正在进行支护作业的他,没有注意煤机锚链震动引起的叶岩顶板松动,危急时刻,孙师傅赶紧大叫一声,拉起陈建就往外跑,2米多的顶板随即脱落。

       陈建说,要不是师傅经验丰富,时刻注意着周边的情况,及时发现险情,可能就会酿成生产事故。也是从那以后,陈建更加佩服生产经验丰富的孙师傅。这让他深深地体会到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此后,只要下井,他都会把各个环节检查一遍,绝不为安全生产留隐患。

  而让孙师傅印象最深的则是这位小徒弟的勤奋好学和吃苦耐劳。参加工作后,陈建先后干过轮换工、放炮员,在采煤面上摸爬滚打,攉煤、支柱、移镏子,多次带病坚持工作。1995年陈建为了不耽误生产,一再推迟婚期,直到1997年才将妻子娶进门。孙师傅说,陈建是个肯钻研的有心人,为了减少煤飞老塘浪费多的情况,他摸索出一套安全、节约、高效的落煤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煤炭浪费现象。

  在孙师傅的影响带动下,陈建始终以一个劳动模范的标准要求自己。他的行动得到公司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先后被授予煤炭系统劳动模范、“富民兴鲁”劳动奖章。1995年,他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8年又光荣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荣誉面前,陈建并没有骄傲。用陈建的话说,自己永远是一名普通矿工。现在,已经走上枣矿集团付煤公司区队领导岗位的陈建仍然不改劳模本色,加班延点、献工休打连勤依然是家常便饭。多少年留下的习惯,只要下井,支架、煤机、镏子……他几乎都要检查一遍。他所在的区队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六好区队”。

  枣矿集团付煤公司是一个新建的现代化大型矿井,看到现代化的大型机械设备,陈建深感自身知识的不足。为了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他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因此,无论走到哪里,总能看到陈建拿着一个书包,包里放着各类业务书籍,一有空就看上两眼。在他的宿舍和家里到处摆放着书,只要有时间,他就拿起书本。有时上卫生间,半个小时不出来,准是让书给迷住了。久而久之,工友们叫他“书虫”、“书痴”,妻子则会抱怨“陈建爱书胜过爱老婆”。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建不但取得了大学文凭,还真正成了付煤公司的技术大拿。他经过反复研究调试,一改煤机“两边进刀法”为“中间进刀法”,每班提高煤机开机率1个小时,可多生产原煤500吨/班,在全矿推广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陈建常说,“既然干了煤矿,就要扎根矿山。看着乌金滚滚,心里才舒服。”现在陈建最大的心愿就是也能像师傅一样培养一位“劳模徒弟”,让劳模精神代代相传。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有的只是煤矿工人的苦干和朴实。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相同的是劳模的吃苦耐劳、默默耕耘。师徒两代劳模,用自己的美好年华演绎了一曲动人的“劳动模范之歌”。

主办:枣庄市总工会 电话:0632-3333769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421号 邮箱:zzghbg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333769
copyright © 2017-2019 wwww.zzsg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鲁ICP备1704062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