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人才

     

张福军:用实干践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煤电人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1-12

张福军,男,39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1999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枣矿集团田陈煤矿富源热电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在20余年的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现场实践工作经验,熟悉电厂检修的各个环节,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团结带领技术人员,在科技创新、新技术应用、小改小革、技术培训、科学化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使富源热电公司运行创造了单台机组安全生产4800天的优良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


一、科技创新,服务安全生产


张福军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找课题、压担子、搞攻关,紧贴企业生产实际,开展“修旧利废”、“循环再利用”活动,破解降本增效难题。他发挥精湛的业务特长,改变了电子插件损坏就更换现状。光通过修复电源开关插件、DCS模板插件、高频电源模块等十余种插件、电路板,每年就为电厂节约资金达50余万元。


多年以来张福军先后攻克了 “ 电厂带温带压堵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灰库料位测量技术改造”和“生活用水变频调速恒压系统应用”等多项技术成果。他和创新团队不断通过小改小革与技术革新,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设备事故率明显下降,减少大量支出,消除了不安全隐患、不合理工艺,为电厂连续安全运行夯实基础。



二、培育工匠精神,以劳模创新室打造特色鲜明的“匠”文化


2016年1月,富源热电公司成立了张福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以解决实际生产课题为纽带,把创建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发明创造、技术革新、工艺改造、素质提升等活动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的智慧和潜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创新成果显著,有力地解决了困扰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技术难题。例如《循环流化床锅炉四维流态重构低氮燃烧新技术》获得山东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项目实施后降低了炉膛温度和排放量,突破了制约生产的瓶颈,解决了环保达标排放与满负荷运行的矛盾,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立4年来,张福军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各类创新、小改小革项目280余项,科研创新成果4项,获国家专利14项,创造经济效益1900余万元。分别获“山东能源创新工作室”“枣庄市鲁班工匠”、“山东省创新班组”“山东省煤炭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特等奖”等荣誉称号。




三、凝聚青工力量,推动人才发展


富源热电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这段时间里,张福军发挥技能人才优势,组织开展了青工技能大讲堂授课,让有技能的青工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专业特点主要从机炉电化燃、节能与环保运行、电厂事故案例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以基层大课堂为培训新平台,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习内容。针对本单位一类机电设备实际,同时他提出要发挥共享人才资源、增效技术服务,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技术诊断和集中会诊,推动了一线员工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大幅提高,提升消除了设备故障隐患联动体系,打造了创新能力强的骨干队伍,切实提高了生产人员技术水平、工作业务能力。


四、无私奉献,展现党员风采


他扎根煤电、勇于奉献,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上下班对于他来说几乎没有这个概念,因为一天的绝大多数时间他都在厂里,休班对于他来说已经相当陌生,因为他几乎没有休过班,每次开机点炉,他的身影总是在主控室,一直等到发电机并网他才离开。2019年6月27日,1#炉一次风机液偶损坏,造成锅炉出力急剧下降,机组负荷明显降低,得知这一情况,他在第一时间就来到了现场,组织人员进行抢修,由于当时缺少维修液偶的经验,他边查找相关资料,边协调拆检,经过连续18个小时的紧张处理,终于恢复了正常运行,避免了一次停机停炉事故的发生。


多少年来,张福军始终坚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煤炭事业,不辞劳苦,不计报酬,默默地奉献着,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具有超前的科技创新意识,是枣矿电力系统的杰出代表,他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践行了“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如今,他又肩负起了新的挑战——电厂新能源项目和2x35万千瓦后续发展机遇,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枣矿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办:枣庄市总工会 电话:0632-3333769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民生路421号 邮箱:zzghbgs@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3333769
copyright © 2017-2019 wwww.zzsg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鲁ICP备17040622号-1  鲁公网安备 370403020003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