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第27届技能大赛(火电精密点检)电控组个人赛第四名、二等奖,“华电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华电国际公司先进工作者”,2017年7月,王浩荣获枣庄市第五届敬业奉献类“全市道德模范”称号,其撰写的创新创效成果《多功能开关柜防误闭锁装置的研制与应用》摘得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第五届青年创新创效优秀成果技术类银奖,并获华电国际公司第三届青年创新创效成果金奖;其撰写完成的QC成果《研制多功能开关柜防误闭锁装置》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并获华电山东公司2016年暨第四届QC成果发布会QC成果一等奖……
很难想象,这一串串含金量十足的荣誉,却与一个入厂刚满三年的年轻人联系在一起。他就是我厂电气检修车间变配电班的王浩,这些荣誉见证了他的踏实勤奋和超乎常人的艰辛付出。
自入厂以来,王浩就被分配到电气检修车间变配电班。修开关、上主变是他的日常工作,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刻苦。他有善于钻研的劲头和凡事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没有豪言壮语,却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王浩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十里泉发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规程》、《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电气专业隐患排查细则》等内容。勤于积累,精于实干,在平时的检修任务中,他虚心请教,刻苦钻研,积极探讨总结各类故障的处理方法,勇于创新。“遇到暂时不理解的问题,不研究出来个为什么誓不罢休!”这是班组师傅对王浩的最大印象。正是日常工作中的不断积累和付出,才有王浩现在的好成绩。
在摸索中前进,在总结中提升,一步一步不断提高自身水平。2016年6月至7月,王浩参加了华电集团公司和华电山东公司组织的集训。集训期间,他拼搏奋进,没有一刻松懈,充分利用一切零碎时间,通过各种方法巩固专业知识和熟记电力行业标准。白天,在教室里认真聆听老师讲解的知识点,用心标记出自己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课后及时向老师和其他单位的同事请教,直到全部弄懂为止。最终,他的努力与艰辛也得到了相关专家和同仁的认可。
此次火电精密点检比赛分机务专业和电控专业,时间跨度长,技术难度大。但企业起步较晚,从2016年5月份才正式开始,这让参加工作不到三年的王浩深感压力山大。在高规格的赛事面前,他迅速将状态调整至最佳,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加倍努力,沉着发挥,冷静应战,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在数百人的联赛中脱颖而出;又经历了实操比赛、理论考试等环节,经过奋力拼搏、激烈角逐,最终获得了电控专业第四名的好成绩。在高手如云的竞技舞台上,王浩展现了十电青年员工高超的技艺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也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当问他比赛中遇到的印象深刻事情时,王浩讲了他去参赛时的场景,可见比赛的强度之大:2016年8月底,他和另外一名机务组参赛选手,背着三十多公斤重的振动仪、红外测温仪、超声波测试仪等设备,远赴千里之外的华电辽宁铁岭电厂参加精密点检实操比赛。实操比赛分为三天,选手们每天早上六点从宾馆出发,背着几十斤的仪器,在现场对指定的几台运行设备进行检测,到交完报告、签完字、回到宾馆已经将近凌晨一点,然后睡三、四个小时就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第二天的比赛中。
“此次比赛,我收获的不仅是专业技能,得到更多的是勇于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精神财富。”他觉得他肩上承担的压力饱含着责任,展示着十电职工在“二次腾飞”之际的工作状态,也正是这份责任和担当,激励着他在“高压”状态下奋勇前行。
技能大赛结束后,王浩稍作调整,又转身投入到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第五届青年创新创效优秀成果评比中。创新创效成果的发布和之前的技能大赛基本同一时间举行,压力翻倍,在出差比赛的路上王浩都在构思创新创效论文结构和PPT发布效果,每天睡觉前都给自己布置第二天的任务。
当时为了更好地撰写、发布论文,他连续两周都是夜里一两点睡觉,凌晨6点起床。在论文发布的前三天,最久一次连续工作了30多个小时,从早上6点半到第二天的下午2点。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人也消瘦了不少。连他的舍友都说,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在王浩看来,既然做了,就要努力做到最好,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不然不如不做!他带着“时刻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工作理念,将论文和PPT改了一遍又一遍,最终呈现出最好的作品,摘得了集团公司青年创新创效优秀成果技术类银奖,收获不俗的成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平日里辛勤付出和努力,当然付出终有回报。王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服输、有韧劲的精神风貌,展示了十电新一代青年员工的青春正能量。